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刚刚闭幕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险资管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保险主业的重要支撑、资管行业的重要一员,必须要融入高质量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也必将获益于高质量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保险资管机构需要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努力拓展服务边界。
一、强化三个逻辑,拓展认知边界
(一)强化政治逻辑,切实把党的建设融入到业务发展之中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并且放在“八个坚持”之首。此次会议是在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后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强调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体现。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一是坚持把党的领导更好地融入公司治理。坚决落实好“两个一以贯之”,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认真履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以及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切实加强“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确保投资的政治方向正确。二是持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融入企业文化当中,贯穿在投资理念、投资行为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公司的软实力。三是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持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鲜明树立新时代选人用人导向,切实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要把清廉文化贯穿到企业管理各领域、全过程,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措施,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金融腐败行为。
(二)强化辩证逻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肯定金融回归本源的成绩,同时也指出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高”等问题。“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建设金融强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等新提法,也为金融行业规范有序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新要求。一是实业是立国之本。古今中外大量实践证明,大国崛起的根本是发展实业。尽管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不同、时间有先有后、模式各具特色,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发展起了强大的制造业。实业强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中央金融委明确“要牢固树立正确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平衡好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坚持功能性是第一位的。”二是金融强国是重要支撑。经济是躯体,金融是血脉。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强国是实业强国的延续,金融强国是维持实业强国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而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三是一视同仁服务国有企业与支持民营经济。作为保险投资平台,要引导行业资金参与各类优质企业混改,寻求优质企业在聚焦主业、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的参股合作机会。
(三)强化底线逻辑,统筹发展与安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如何更好处理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作出了明确部署。会议明确指出了金融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一是正确把握风险防控与创新思维的关系。金融创新必须要以风险防控为底线,“要扎根于为实体经济服务、适应消费者和投资者需要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要搞的,但不能乱创新,不能搞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的‘创新’”。二是正确把握开放与安全的关系。一方面我国金融业要从主动接轨国际规则,善于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门户,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对外开放,努力做国际金融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国际金融秩序的重要参与者,防范风险的跨境传递和极端情况下国际金融基本功能丧失。三是正确把握快与稳的关系。本次会议提出,“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保险资金安全性必须摆在第一位,统筹资产管理业务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规模增长。
二、强化三个协同,拓展生态边界
贯彻落实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是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本次会议明确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等,这都对投资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强化与地方政府的协同
一是助力“三大工程”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建设对于改善民生、拉动内需,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地方债务负担普遍较重的情况下,保险资金作为优质长期资产的创设者和持有者,通过加大优质长期另类资产配置力度,在助力“三大工程”建设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同时,新基建就是新经济、新动能。保险资金通过股债结合、权益工具等方式,全面落实中央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支持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国内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扶持政府产业政策的落地。地方政府正在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将催生新的投资主题和热点行业。围绕未来产业布局,参与募集产业基金、引导基金、母基金等多元化基金形式,与地方政府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携手地方政府深度挖掘区内优质项目、锁定区内优质产业客户、深度链接区内的各类渠道资源,在区域发展中获取长期价值投资机遇、在区域布局中践行支持国家战略的光荣使命。三是积极推动社会责任投资。围绕共同富裕、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社会福祉项目,形成特色资管产品,创新社会资金参与社会责任投资的方式。充分识别各类客户的社会责任投资需求,持续挖掘市场中符合要求的优质项目。同时,“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保险融资功能协同保险保障功能,共同为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民生工程服务。
(二)强化与金融机构的协同
一是与银行战略协同,推动投贷联动。对于“投小投早投科技”,市场上缺的并不是资金,而是资本。投贷联动既考虑了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又考虑了股权投资机构的资金安全。通过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客户资源、资金资源方面的优势,叠加股权投资机构在产业投资方面的专业优势,以“资本+资金”的方式有效增加科创企业的金融供给。二是与私募股权机构协同,推动创业投资。早中期的股权投资是市场大多数创投基金和PE基金的专长,专业要求高,风险(收益不确定性)高,但是高风险高收益,社会影响力强。从保险资管来说,具有资金优势,通过与私募股权机构协同,可以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直接投资私募基金、发起设立股权投资计划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接手S基金等方式共享优质投资机会。三是与其他金融机构协同,积聚更多社会资金。坚持以保险资金利用为主体,积极开拓非险资来源,识别主要资金来源对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方面的差异化需求,逐渐建立对不同资金偏好的动态跟踪和主动对接能力,持续开拓保险行业外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关注产业资本、银行理财子公司、AMC、AIC、券商、私募、企业年金等重要投资人。
(三)强化与产业链的协同
一是与CVC资本合作;产业投资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讲究专业和科学的团队与中长期战略。产业投资的标的大多与公司主业相关,必须基于对行业的深度了解,通过业务协同来实现双方共赢,并实现可观的财务收益。保险资金与产业资本协同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进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比如,通过共同组建盲池基金,加强与CVC资本合作。二是做好产业链客户二次开发;沿客户的产业链上下游延展投融资,融入客户发展生态。聚焦于有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力和稳链固链强链补链能力的硬核科技领域。三是加强与康养产业的协同。通过保险资产配置带来保险业务价值的提升是保险资金运用价值创造的重要途径。利用保险资金期限长、体量大的优势,通过对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的长期投资布局,在促进保险主业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优质长期资产,提升资金长期回报。
三、提升三种能力,拓展产品边界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一)提升股债结合能力。相较于传统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股债结合型融资在参与融资各方的权利义务分配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和资金需求方提供了多元化投融资选择。一是夹层基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回报周期长。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久期长的特点,以股权资本协同债权资金形成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二是专项产品。在信用风险高企、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可交债、可转债债权和股权双重特性。三是公募REITS。公募REITs和p-REITs具有资产多元的特点,收益与负债之间也有一定的匹配度,更符合债券的特征,有利于满足保险资金分散配置的需求。同时具有长期、重资产的特性,与实体经济高度相关,适合保险资金投资。对于公募REITs这个中长期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市场,保险资金是优质的可以匹配中长期REITs资产的长期限资金。
(二)提升风险对冲能力。对于投早投小投科技,单一风险巨大。尤其对于追求稳健经营的保险资金来说,更愿意投大投晚投确定性。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通过研究好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配置以及每类资产的生命周期,形成有效的风险对冲。这对大资金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一是母基金。保险资金作为规模大、期限长的耐心资本,高度适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的资金需要。充分发挥母基金风险分散的优势,通过策略性母基金强化对科创企业、头部创新联合体等的资金支持。加强与政府引导基金、银行、信托等资金的合作,满足其从研发至成果转化的全周期融资需求。二是直投基金。直投基金在底层资产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可以为基金管理人提供更大的投资灵活度、更长的投资周期、更高的潜在回报并更好地分散风险。三是资产支持计划。在新发展阶段,需要寻找新的信用扩张模式,降低对传统基于企业担保和资产抵押的信用扩张模式的依赖,在此情况下,通过资产转让和资产证券化等资产所有权工具融资逐步增加。
(三)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提升风险定价能力能够增厚风险防控的安全边界,把风险防控的防线前移。一是信用产品。在经济增速放缓与资金供求失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保险资金投资不得不面临信用下沉的问题。通过建立有效的定价机制充分挖掘期限溢价、流动性溢价、信用溢价等关键要素价值,以精准识别行业不同周期中的风险和机会,以应对信用下沉带来的风险。二是S基金。随着IPO政策收紧,基金S份额交易进入活跃期。基金S份额总体呈现出较低风险、中高回报的风险收益特征,是非常适合保险资金配置的权益类资产。从中保投资在S份额交易中的经验看,S交易首先要基于底层资产,在确认底层资产发展预期良好、仅是时间原因暂时无法退出、满足合规要求的前提下,争取好的交易价格、设计好的交易结构,促成交易达成。三是战略配售。在注册制的大背景下,必须加强对战略配售项目的风险定价,以更加审慎的思维作好投资组合,避免在盲目追高热门赛道、明星项目上“踩坑”。
四、做到三个主动,拓展赋能边界
在高质量发展图景的指引下,保险资管机构应始终秉持稳健、担当、专业、创新、高效的价值主张,进一步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监管需要、服务保险行业的价值定位。“让能听见炮火的一线呼唤炮火。”中后台主动为前台赋能、为项目赋能、为客户赋能。
(一)提高投后赋能的主动性。一是增强客户粘性。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客户战略规划、重要人事、重点项目、市场活动、党建联建等多维度的深度合作。研判客户长期布局,为客户提供长期战略落地的资金工具。紧抓客户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依托项目质量展示公司专业性。二是拓展渠道资源。逐步推动资产端与资金端的融合,面向同一客户提供资金和资产双向的定制服务。从项目客户入手,募集政府端的产业引导资金、地方国资资金,募集企业端的产业投资资金,同时探索推动向重点客户的优质企业投资,加深绑定效果,实现伙伴成长。三是赋能投资人和投资项目。持续赋能业务经营模式升级,激活资源、固化优势,不断打造新的竞争力和护城河。围绕行业和企业核心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带来的业务开拓便利、充分挖掘政策优势潜力与创新空间、充分发挥现有资金渠道的互信基础,不断固化出公司新的竞争优势。
(二)提高风控赋能的主动性。一是风控创造价值。系统性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速度,完善信用评价、项目评审、风险控制、法律合规相关体系与制度标准,进一步匹配业务拓展思路与产品创新节奏。二是风险关口前移。持续优化符合市场规则的投资决策机制,针对重点项目风险管理部门要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坚持优选交易对手、优选基础资产、优选交易结构,实现底线思维前提下的风险收益平衡。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强化风控部门考核的独立性,激发风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业务团队考核的追溯机制,进一步培养合规意识和长期考核意识。
(三)提高科技赋能的主动性。一是助力风险定价。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价值发现、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加大金融科技在投资决策和投后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对科创类企业的价值发现能力。二是助力风险管理。缓解保险资金“投早投小”带来的风险敞口增加可能,提升保险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三是助力科技运营。通过建设运营管理平台,启动投管系统建设,实现数字化运营,形成数据仓库,为辅助决策、降低操作风险、提升作业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五、做到三个谋划,拓展研究边界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作为投资机构,必须看清经济大势、金融形势,借势发力,乘势而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作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投资中最大的贝塔收益就是来源于国家繁荣昌盛带来的红利。
(一)从大处着眼,谋划高能区域。高能区域,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区域、能够迭代升级的区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需要做到很好的衔接。保险资金作为市场化资金,要聚焦高能区域的布局机会,寻求符合以险资为代表的资金客户主体评级要求的优质标的,从重点区域的发展中找机会。积极以地方政府资源和重点项目为带动,挖掘地方龙头国企、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地方发展优势突出的优质券商的项目推介机会。
(二)从新处着手,谋划新兴产业。大国博弈背景下的技术封锁和产业制裁,更加强调“安全”的科技自立自强,极大影响了国内特定产业的发展进程。在此背景下,要紧紧围绕硬科技的“两线五点”(两点:科技创新与国产替代;五点: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智造、新数字),高效配置金融资源,不断增强服务质效,持续优化服务方式,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有效引导更多资源用于关键技术领域,配合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走深走实,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上市效率。
(三)从深处淘金,谋划存量潜力。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带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投融资模式也必然随之转型。保险资金作为长期限的配置型资金,必须深刻认知经济发展和投融资模式的转型趋势,从以往满足新增建设资金需求转向盘活存量资产。存量资产既包括公募REITs等重资产,也包括S基金等权益性资产;既可以是实物资产的出表型融资,也可以是股权重组的并购型融资。资产类别多样,交易策略多元,客户需求多重,非常适合保险资管发挥另类投资专长进行匹配。